百度 京城临安成为12至13世纪最为繁华的世界大都会。

近年来,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紧扣审判职能,完善为民举措,多措并举打造解民忧、惠民生的新时代“枫桥式”法庭,进一步维护基层社会稳定,为平安公主岭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优化流程配置

化解道路纠纷

该法庭采用“骨干法官+青年助理+经验丰富书记员”的人员配备模式,实现了交通事故纠纷从定责、调解到司法确认的“一站式”服务。积极协调救助基金管理人,优化救助基金垫付及追偿联动机制。近3年(截至2024年年底),诉前导出案件1155件,导出率71%,其中成功调解958件,调解成功率为82.9%。

创建“暖心法庭、‘一窗通办’”党建特色品牌,开通立、调、审、执、访“一窗通办”,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。该法庭特邀退休法官作为支部调解员,建成“张姐调解室”开展纠纷化解工作,用温暖贴心的司法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。2024年“一窗通办”窗口共解决群众诉讼难题79件,调解成功139件,办案天数平均缩至25.3天,实现窗口服务零投诉。

该法庭在交警队设立了“道交巡回法庭”,与市公安局联合发布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工作方案,通过前端介入的方式,促使道交纠纷实现源头治理。环城法庭被省银保监局确立为财产保险纠纷诉调对接试点,在道交纠纷调解中形成了“专业调解队伍+律师兼职调解队伍+行协学会”的协作调解模式,提升解纷专业能力。2024年,调解成功并当场履行的道交纠纷515件,调解成功率较往年提升17.85%,法庭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2.13%。

共建共享机制

重塑基层治理格局

与辖区内各村共同签订“无讼村屯”共建协议,健全诉讼和非诉讼衔接机制,将大量纠纷化解在成讼前。3年来共创建“无讼村屯”6个,“无讼村屯”覆盖率达15.78%,切实推动辖区基层治理工作提水平、上台阶。

依托基层党委的领导作用,建立“一镇一法官”联动指导模式,与辖区内各综治中心分别签订《关于构建“法庭+综治中心”多元解纷机制的工作意见》,推进基层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实质化运行,打造矛盾纠纷“一站式”处理平台,积极探索“法庭+综治中心+N”基层治理新模式,依托综治中心平台,联合公安等多部门处置争议问题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
依托互联网平台,建设15个智慧便民“微法庭”、7个法官说法点,开展“岭动”巡回审判活动,进行线上“掌上问、掌上答、掌上办”,切实提升司法效率。2024年,开展特色普法50余次,发布典型案例引导辖区群众知法懂法守法,推进形成社会良好风尚。

聚焦关键领域

服务乡村振兴发展

3年来,妥善办理土地流转、邻里纠纷、村集体纠纷等涉农案件97件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,发布农村土地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,对土地清收工作提出对策建议,总结辖区纠纷成讼特点形成年度总结,向当地党委、政府报告并发出司法建议2篇、工作建议2篇,积极融入“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”三治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,助力乡村振兴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调解、仲裁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解决争议,降低企业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。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,优化服务流程,以更加精细、高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。在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稻田景区、于凤至故居纪念馆等重要文旅节点设立法官工作点,通过立体打造“权益守护、资源保护、秩序维护”的司法护航新模式,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,切实促进文化旅游与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的和谐共生。(公主岭市人民法院)

编辑:郭明彤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长按二维码
关注精彩内容